NEWS
消/息
1月24日,位于河北省趙縣趙州城市綜合館內的趙縣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。趙縣博物館建筑面積6558.31平米,分為兩層,本次共展出272件館藏文物、134枚古幣和11件紅色文物。
開放當日,博物館內的觀眾絡繹不絕。展廳內,商朝的饕餮紋銅觚、漢代的龜蛇雀柱銅博山爐、隋朝的鎏金觀音銅像等珍貴文物無一不吸引著大家的眼球,金大陸展覽承擔了該館的設計與制作任務。
DESIGN IDEAS
設/計/思/路
奏響千年文化之音,凸顯地方歷史特色
本次展覽定位為展示趙縣的過去、今天和未來,重點揭示已經廣為人知的著名文化旅游地背后的故事,把融于趙縣自然環境、城市空間中的歷史文化點串聯起來,集中展示代表趙縣的優秀文化。
觀眾通過在博物館參觀和在實地游覽互相印證,知其然知其所以然。讓歷史的厚重、今天的變化、未來的美好,在新的手法下使展陳“活起來”并銘刻觀眾心中,以續寫趙州文化的新輝煌。
PROJECT DISPLAY
項/目/展/示
二層 | SECOND LAYERS
博物館二層為基本陳列《趙縣歷史文化陳列》的主展廳,包括序廳和“畿輔之地”“文化遺存”“趙州石橋”“古寺古塔”“鐘靈毓秀”“紅色印跡”六個單元,以小專題的形式展示了趙縣的歷史、人文、革命等相關內容。
序廳 | LOBBY
步入序廳,入口迎面的主形象墻以“天下趙州”幾個大字為切入點,采用玻璃立體雕刻手法和燈光照射技術,展現趙縣具有代表性的元素,揭開了《趙縣歷史文化陳列》的序幕。
趙縣境內文化遺址眾多,擁有多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。“文化遺存”單元通過沿墻通柜和中心精品柜的形式,對各個遺址情況及其出土文物進行了展示。
鎏金銅觀音像
趙州古城的建筑布局在宋代時期定型,由于東、西、南、北四座城門位置的不對稱,城內街市的布局也相應錯落,形成了趙州古城獨特的布局。展廳通過復原明清時期的古城沙盤模型,向觀眾講述趙縣的古城風貌,兩側的展柜則展示了同一時期的文物。
“趙州石橋”單元運用多媒體投影與場景相結合的形式,表現唐宋時期趙州古城以及安濟橋兩岸的繁華景象。地面以水紋燈的效果表現安濟橋橋下河面,在視覺上觀眾處于一個沉浸式空間中,使情感得到升華。
趙州陀羅尼經幢是最高大、最精美、最杰出的一座經幢,被譽為“中華之最”。在“古寺古塔”單元中心運用全息影像的形式,360度全方位地向參觀者展示陀羅尼經幢全貌,兩側又以圖文展板的形式展示其局部細節內容。
千百年來,趙州人杰地靈、人才輩出,一代代趙州先賢為鄉梓增色。在“鐘靈毓秀”單元,展廳選取部分名人向觀眾進行了展示。
在抗日戰爭、解放戰爭、抗美援朝戰爭、對越自衛還擊戰中,趙縣有一千多名志士仁人,發揚了愛國主義、國際主義精神,壯烈犧牲。“紅色印跡”單元中央設計有革命烈士墻,意在讓參觀者能夠銘記歷史、緬懷英烈。
展廳通過圖文展板結合俯視柜的形式,展示了趙縣黨組織的發展、趙縣人民的抗日武裝斗爭和解放趙縣等相關內容。
三層 | THREE LAYERS
博物館三層為《趙縣歷史文化陳列》的“宜業宜居”單元,主要以展示城鄉發展、趙州民俗等內容為主。趙縣是冀中南地區重要的旅游城市,華北地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,也是一座宜業宜居的歷史文化名城。
趙縣加強基礎設施建設、生態建設、社會事業發展全面進步,城鄉面貌日新月異,打造了縣城東部新區、高端商務區,成功創建省級文明縣城、省級園林縣城、省級潔凈城市。
趙縣自古便是富庶之地,物產豐富,集市遍布城鄉,諸多的美食特產歷史悠久傳承至今。展廳以小街景的形式展示了趙州雪花梨、薛家燒餅、王西章手工掛面、固城豆腐等獨具趙州特色的地方美食。
CONCLUSION
結/語
趙縣歷史悠久,文化厚重。在本次展覽中,趙縣歷史文化陳列回歸博物館展陳的本質內涵,以趙縣歷史文化展示為主要內容,用文物展品勾連起各個時期的歷史故事,專題化展示出趙縣的特色文化。
對于趙縣歷史上的重點、亮點,展陳進行了有針對性地設計,以場景、LED屏、全息影像和互動參與的形式,加深了觀眾的印象。下一步,趙縣博物館將繼續發揮珍貴文化遺產的價值,為公眾提供豐厚滋養和精神動力,讓博物館的力量得到充分釋放。